检测时,将少量油液样本滴在折光仪的棱镜表面,通过调节光线入射角或观察临界折射光线的位置,仪器会将折射率转化为直观的浓度数值(如百分比浓度),实现快速定量分析。
光学系统:
棱镜(核心部件,通常为高折射率玻璃或蓝宝石材质,用于承载油液样本并折射光线);
光源(如自然光、LED 光源,提供稳定的入射光线);
目镜或显示屏(用于观察折射光形成的明暗分界线或直接读取数值)。
调节与校准部件:
校准旋钮(用于用标准液校准仪器,确保检测精度);
聚焦旋钮(调节目镜清晰度,使刻度或分界线更清晰)。
辅助结构:
样本槽(放置油液样本的凹槽,部分便携式机型设计为开放式棱镜);
外壳(保护内部光学元件,通常为金属或高强度塑料材质,具备防摔、耐油污特性)。
手持式折光仪:
特点:体积小巧(手掌大小)、便携性强,无需电源,依靠自然光即可检测,适合车间现场快速检测。
精度:通常为 ±0.1%~±1%,满足日常油液浓度监控需求。
适用场景:切削液浓度检测、乳化液稀释比例验证等。
数字式折光仪:
特点:配备电子传感器和显示屏,可直接显示数字结果(无需人工读数),部分支持温度补偿(消除温度对折射率的影响),精度更高。
精度:可达 ±0.01%~±0.1%,适合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(如实验室校准、批量油液质量抽检)。
适用场景:润滑油纯度检测、新型切削液配方调试等。
专用油液折光仪:
特点:针对特定油液类型(如切削液、乳化液)校准刻度,直接显示目标参数(如 “切削液浓度 %”),无需额外换算。
优势:简化操作,减少人为误差,尤其适合非专业人员使用。
检测快速:从取样到读数仅需 30 秒~1 分钟,无需复杂前处理,远超传统化学分析方法(如滴定法)的效率。
操作简便:无需专业技能,只需滴加样本、校准、读数三步即可完成检测,适合车间操作人员现场使用。
样品量少:单次检测仅需几滴油液(通常 0.1~0.5mL),不浪费油液,尤其适合贵重油液的检测。
成本低廉:相比光谱仪、色谱仪等大型设备,折光仪购置成本低,维护简单(定期校准即可),适合中小企业普及。
针对性强:对油液中的可溶性成分(如切削液浓缩液、乙二醇类冷却液)灵敏度高,能直接反映浓度变化,是油液稀释、补加的重要依据。
切削液 / 乳化液浓度监控:机械加工中,通过检测切削液的折射率确定其浓缩液与水的配比是否达标(如浓度过低易导致润滑不足、设备锈蚀;过高则浪费浓缩液并可能引发皮肤刺激),指导操作人员及时补加浓缩液或水。
冷却液纯度检测:检测发动机冷却液、液压系统冷却液中的乙二醇含量,判断是否因混入水分导致浓度下降,避免冬季结冰或冷却效率不足。
油液污染初步筛查:若油液中混入水分、杂质或其他不相容液体,折射率会异常变化,可通过折光仪快速判断油液是否被污染,为进一步检测(如光谱分析)提供初步依据。
新油验收与存储监控:新油入库时检测折射率是否与标准值一致,确认油品质量;存储过程中定期检测,判断是否因吸湿、变质导致性能变化。
校准规范:每次使用前需用标准液(如蒸馏水、已知浓度的标准油液)校准,确保读数准确,尤其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需重新校准。
样本清洁:检测前需确保棱镜表面无油污、划痕,滴加样本时避免混入气泡或固体杂质,否则会影响光线折射,导致读数偏差。
日常保养:使用后及时用无水乙醇或专用清洁剂擦拭棱镜,避免油液残留腐蚀光学元件;存放于干燥、防尘的环境中,避免剧烈碰撞。
局限性注意:折光仪仅能检测油液中可溶性成分的浓度,无法区分不同类型的污染物(如无法判断油液中的金属颗粒污染),需与其他检测手段(如颗粒计数器)配合使用。